傳承+創(chuàng)新!普洱“茶二代”勇闖新茶路

傳承+創(chuàng)新!普洱“茶二代”勇闖新茶路

8閱讀 2023-05-11 01:50 人物

茶樹每天都有新芽萌發(fā)。茶行業(yè)亦是,每天都有新生力量注入。越來越多“茶二代”逐漸肩負起傳承和創(chuàng)新普洱茶的重任,正在用屬于年輕人的方式為普洱茶產業(yè)振興貢獻力量。這些“80后”“90后”“00后”,從小在茶山、茶園“泡”大,他們對普洱茶、對這片熱土有深沉的愛,他們普遍有著高學歷、有新理念、懂新技術,從傳承到發(fā)展,他們躊躇滿志、奮發(fā)有為。

老祖宗留下技藝,給了“茶二代”一份充足的底氣。依靠新視角、新玩法、新創(chuàng)意,他們正不斷蓄積實力,努力為家鄉(xiāng)創(chuàng)造更多財富與價值,推動普洱茶產業(yè)的“復”與“興”。

本期“茶視界”對話了幾位普洱的“茶二代”,聽他們講述如何從一名初出茅廬的新人蛻變成為獨當一面的茶人,尋求普洱茶創(chuàng)新之道。

施紅英

讓更多人喝到真正的普洱好茶

施紅英,景東茶緣居主理人,是景東彝族自治縣電商賣茶、賣土特產較早的一群人之一。笑容明艷、個子嬌小的她,理想和目標并不小,實體經營與電子商務網銷相結合,把普洱茶銷售到全國各地,讓更多人喝到真正的普洱好茶,讓更多年輕人愛上普洱茶。

“祖祖輩輩種茶,爺爺、爸爸趕馬運茶,我賣茶、賣土特產,也算女承父業(yè)?!笔┘t英說。

2005年,施紅英大學畢業(yè)后參加了公務員考試,可沒能如愿。外出打工還是自主創(chuàng)業(yè)?叔叔在昆明做茶生意,自家在景東縣城銀生廣場旁的房子也閑置著,思考再三,茶莊開起來了。

生意興隆是每一個創(chuàng)業(yè)者的夢想。然而,2005年,銀生廣場一帶屬于新城開發(fā)區(qū),人煙稀少,幾乎沒有人在那里做生意。生意比預想中蕭條得多,開業(yè)第一個月的慘狀她記憶深刻:除了開業(yè)時親戚朋友照顧外,幾乎沒有人光顧,僅僅賣了幾袋袋裝茶,1490元的月銷售額,利潤不到20元。

開弓沒有回頭箭,要生存必須另尋出路。施紅英開始琢磨在網上賣茶,然而,當時景東縣城網購的人都很少,更別說是在網絡上賣東西了。沒有可以學習借鑒的樣板,連如何申請?zhí)詫毺?,如何上傳圖片,現在看來很簡單的一個操作,當時她甚至還需要通宵摸索。2005年底,施紅英的淘寶店終于開起來了。有人勸她不要上當受騙,有人打趣說肯定一樣都賣不出去。

施紅英是一個不服輸的人,你說賣不出去,我就偏偏要賣出去,而且還要賺錢證明給大家看。開業(yè)的第二天,上海一個客戶拍下了20袋袋裝茶,每袋賺5角錢,是過去實體店一個月的盈利。第三天,賣出去42個茶餅,這單交易讓施紅英吃下了定心丸。

工藝茶餅、七子餅、袋裝茶廣受顧客青睞,施紅英就專營這幾種茶制品。2008年,她的淘寶賬號升級為兩顆鉆。這時,有人建議她出錢充鉆,到了三顆鉆生意會更火。一心想著賺錢的她,按照別人的建議做了,結果是淘寶店被封了。

沒有了店就沒有了顧客,一切得重新開始。2009年,吸取教訓的施紅英第二次在淘寶上開了店。這次,她不再單一地賣茶,增加了火腿、菌子、蜂蜜等土特產,生意不錯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施紅英的網店又升級為兩顆鉆。

隨著城市的擴容,銀生廣場也成了景東縣城的中心地帶。2012年,施紅英重新裝修了自家房子,開了茶室,到店里喝茶、買土特產的人越來越多,實體店帶動網店銷售,網店影響實體店買賣,施紅英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。

2014年,施紅英注冊成立了景東茶緣居商貿有限公司,以老家漫灣鎮(zhèn)滴水坎命名的“滴水坎”牌茶葉、火腿、臘肉、干巴、菌類、干果類、野生蜜蜂等上市銷售。茶葉、核桃、火腿、臘肉、牛干巴等產品初加工基地都設在滴水坎一帶。她說,這樣不僅可以帶動親戚朋友致富,也可以保證貨源和質量。

目前,施紅英正在景東城邊孔雀山建立茶葉精加工廠,占地面積8畝,預計投資2500萬元。

談及這些年經商心得,施紅英說:“一是要經得住失敗的考驗。二是產品質量一定要保證。三是要講誠信?!?

秉持讓更多人喝到真正的普洱好茶和讓景東特產走出大山的初衷,施紅英會一直在努力……

蔡浩麗

傳承與創(chuàng)新做強做優(yōu)家鄉(xiāng)茶

蔡浩麗的目標很明確,傳承好帕卡茶制作工藝,并根據市場需求研發(fā)出更多的產品,提升茶葉價值,帶動更多的老百姓把茶產業(yè)做大做強。

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茶葉種植歷史悠久,衍生出了一代又一代茶人……蔡浩麗就是其中一員。

蔡浩麗大學畢業(yè)后,毅然決然放棄收入穩(wěn)定、不用奔波的工作,回到家鄉(xiāng)開創(chuàng)自己的事業(yè)。通過整合自家資源,購置茶地,蔡浩麗于2015年正式注冊成立了阿卡莊園。

阿卡莊園位于江城縣國慶鄉(xiāng)田房村阿卡洛垛村民小組,這里是“國慶古茶山”的核心區(qū),有400多年的種茶、制茶歷史,茶文化濃厚,茶品質優(yōu)越。從小在田房村長大的蔡浩麗,對茶葉有種特別的情結。

帕卡茶是蔡浩麗家的代表產品,其父親蔡國才掌握帕卡茶的制作技術?!芭量ā痹诠嶙逭Z中意為“老葉子”,過去,春夏采摘的嫩茶葉大部分被制成綠茶出售,茶農自己舍不得喝,便把秋后的老葉子制成帕卡茶來喝,帕卡茶就這樣傳承了下來。2016年,帕卡茶制作工藝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

“我的帕卡茶制作技術是跟田房寨的一個老人學的,我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了多次改良,提升了口感。現在,我把帕卡茶加工技術傳授給了我的女兒,希望一代人接著一代人把這項技術永遠傳承下去,并越做越好?!辈虈耪f。

為了擴大帕卡茶生產規(guī)模,帶動群眾增收致富,蔡浩麗父女倆對前來阿卡莊園學習帕卡茶加工技術的村民傾囊相授。初步統計,自莊園成立至今,共培訓了2000多人次。

除了帕卡茶,阿卡莊園還制作綠茶、紅茶、白茶等茶產品。多年的市場經驗讓蔡浩麗認識到,做大做強茶產業(yè),不光要做好傳統技藝的傳承,還要不斷發(fā)展創(chuàng)新。原先的帕卡茶大筒包裝,根據現代人飲泡習慣和客戶建議,蔡浩麗對帕卡茶包裝進行了改良,把傳統大筒老帕卡改制為精致的小帕卡后,銷量上了一個臺階。此外,還研發(fā)出了檸檬紅茶、檸檬白茶等多個品種的產品,深受大眾喜愛。

“傳承好帕卡茶制作工藝,并根據市場需求研發(fā)出更多的產品,提升茶葉價值,帶動更多的老百姓把茶產業(yè)做大做強?!辈毯汽惖哪繕撕苊鞔_。

為了帶動村民一起增收致富,莊園長期聘請的工人是周邊的村民,每到茶葉采摘季采摘工人也是周邊村民,同時莊園還收購周邊村民家的茶葉。

“我家就在莊園附近,來阿卡莊園打工好幾年了,每月3000元的工錢,一年有3萬多元的收入。平時家里達到莊園標準的生態(tài)茶也會拿到這里來賣,這里的收購價格比外面高幾塊錢。”阿卡莊園工人李燕說,阿卡莊園對附近農戶的帶動很大。

李大昌、李如超

把大白茶賣得更遠賣到更好的價錢

景谷大白茶能有今天的發(fā)展,是一個又一個像李大昌這樣的茶人、茶農堅守和努力的結果。

我們也有理由相信,隨著越來越多像李如超、李大昌兒子兒媳這樣敢闖敢試的新生力量加入,景谷大白茶的發(fā)展會越來越好。

李大昌,景谷秧塔大白茶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,他已經跟大白茶打了30年的交道。目前,公司有茶園3000余畝,年生產能力1000噸,年銷售額1000萬元左右。

1993年,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委、縣政府組織開發(fā)景谷秧塔大白茶無性系繁育種植推廣示范,決定在民樂鎮(zhèn)成立大白茶公司。李大昌放棄了從事多年的個體經營,全身心投入到大白茶的繁育推廣中。

說起30年前推廣種植大白茶時遇到的困難李大昌難以忘懷,老百姓不理解、資金不夠、客戶不接受……從一個小有積蓄的生意人,到一個月只領100多元工資的廠長,李大昌說他當初也后悔過自己的選擇。但是,現在看著大白茶產業(yè)發(fā)展越來越好,李大昌既欣慰又興奮。

“跟那些名山名茶的效益比起來,我們景谷大白茶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,今后要提高茶葉品質,加大宣傳力度,讓大白茶走向全國、走出國門?!崩畲蟛f。

現在,李大昌的兒子、兒媳接過了他肩上的擔子,在昆明、上海、遼寧、大連、河北、廈門等地開設了銷售點,也在抖音等電商平臺銷售。同時,景谷秧塔大白茶有限公司已獲得了綠茶、紅茶、普洱三項食品認證。

得知“秧塔大白茶”通過國家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,成為普洱市第一個通過登記的國家級無性系茶樹新品種這一消息,景谷縣民樂鎮(zhèn)大村秧塔村民小組的李如超感到十分高興?!拔覀冄硭蟀撞璜@得國家認證,種茶的信心更足了?!崩钊绯f。

2010年,李如超大學畢業(yè)后回到秧塔接管了父輩的茶園。之前,李如超家一直賣的是原料毛茶,利潤不多。2018年,李如超成立了景谷倮億搭茶葉有限公司,開始做成品茶,年加工干茶10噸左右。目前,李如超的基地全部獲得了有機認證,每一片茶餅醒目位置都有有機茶的標識,用手機一掃,茶葉信息一目了然?!坝袡C認證前每公斤茶葉售價在六七十元左右,有機認證后最低100元一公斤,臺地茶最高的可以賣到500元左右一公斤,古樹茶在2600至5000元左右每公斤?!崩钊绯f,公司年產值300多萬元左右,毛收入150到160萬元左右,純收入20余萬元。

接下來,李如超準備與自媒體合作成立直播團隊,把大白茶賣得更遠,賣到更好的價錢,真正體現大白茶的價值。

作者:李茜 許天麗 李麗婭 周潔 楊帆

來源:普洱日報,信息貴在分享,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

上一頁:鎮(zhèn)沅縣古茶樹新增守護者!

下一頁:生態(tài)福建??多彩閩茶:2025年閩茶神州行成都站盛大開幕

相關閱讀

茶友網
滇ICP備19006320號-4
滇ICP備19006320號-4